而中國研究指新冠肺炎患者,合併呼吸系統病毒感染機率是3.2%,有2.2%可能併發其他呼吸道的兩種病毒
假日(自修時間較長) 假日可以撥出較長的時間念書,因此相對應地增加換地點的次數,效果不錯。只要去到那裡自然能進入念書模式。
這樣的話,去到那裡自然就會想要念書。依科目類別,把朋友分成能力比自己強、與自己相當、比自己弱三類。再說短時間的話,基本上都能維持專注。能夠長時間細思慢想的人、能夠集中精神快速推導出答案的人。,讀書方法,念書技巧,高分,考試,東大,K書,讀書會],author_key:bookdigest,author_name:精選書摘,category_key:education,category_name:教育,type_key:book-digest,type_name:書摘,channel_key:[],channel_name:[]}} Photo Credit:台灣東販 只是,固定場所還不夠。
,讀書方法,念書技巧,高分,考試,東大,K書,讀書會],author_key:bookdigest,author_name:精選書摘,category_key:education,category_name:教育,type_key:book-digest,type_name:書摘,channel_key:[],channel_name:[]}} 一個人在房間裡靜靜地用功,難道不會不知不覺就鑽進牛角尖嗎? 當然,背誦和實力測驗等方面,獨自專心投入應該比較有效。裡頭登載了97種豐富多樣的學習法。港府提出送中條例,要把這些反抗的港人送往中國,中國的統治模式沒有留下多餘的社會空間讓香港人發展自由意志。
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大遊行,甚至到衝入立法會占領失敗後,還展開遍地開花的分區占領行動、國際遊說戰線。當時現場一片混亂,沒有人能宣稱誰是大台,也沒有人能發號施令,但卻出現一位抗爭者──梁繼平──站到議事桌上,拉下面罩,號召大家留守議會,並且讀出了一篇《抗爭者宣言》。中國政府不讓這些香港人參選,藉由控告他們暴動罪,可能會被關六年、七年乃至於十年的刑期,讓人感到害怕,導致運動的士氣低落。2019年反送中的時候,是怎麼靠這樣的方式運作的? 答:有個最顯著的例子是《抗爭者宣言》的出現。
之後在反送中運動當中出現的口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就是源自於此。沒有人知道帳號背後的人是誰,可能來自各行各業,各種年齡層。
但在2019年7月1日,有一群年輕人一早就打算占領立法會,到了晚上8點多,遊行結束,人潮聚集到立法會周邊,學生成功衝進去。雖然後面這段是突發狀況,但前面全民審議的過程,展現出香港人在英國自由主義式的殖民統治下所操練的民主審議過程:即便我們「非法」占領,也要事先討論,取得民意正當性。在那次占領立法會的行動,那麼多人裡,只有他選擇把口罩拿掉,然後讀出網路上這部由群眾共同創作的《抗爭者宣言》,到宣言最後提出「五大訴求」。2015到2016年間,有許多年輕人成立政黨組織參選,但這次行動跟之前雨傘運動的訴求不太一樣,香港青年開始強調自己身為香港人的認同,強調抵抗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提出香港要做一個政治主體,在國際上有發聲的機會,而最終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未來。
很顯然,就結果而言,雨傘運動是失敗的,但失敗之後香港人嘗試用其他方式抵抗。但在2016年到2018年他們又迎來非常嚴厲的政治打壓和清算。香港往年7月1日都有遊行,因為這天是香港主權移交的日子,民眾會用遊行方式,向中國政府表達要爭取自由民主的意志。採訪:劉維人、廖珮杏(《憤怒與希望》譯者)|文稿整理:黃琪樺 大致符合《憤怒與希望:網際網絡時代的社會運動》對網絡社運描述的東亞例子是香港。
香港的事情還未結束,我也會持續在台灣撐香港,直到香港有真正民主的一天。但到了九月,由於中國正式決定不實施香港真普選,學生開始罷課,青年運動領袖黃之鋒就在集會中號召大家衝入政府前面的「公民廣場」,改變了原先的策劃路徑,就這樣展開了79天的占領運動。
問:「五大訴求」這句標語是源於網路上,那大家耳熟能詳的「攬炒」呢? 答:《抗爭者宣言》是一個比較靜態的過程,其它類似的還有如連登上針對2019年6月底的G20峰會討論的訴求,目的向各國元首及國際媒體發聲,讓香港人的訴求登上國際媒體版面。他們在連登上共同參與創作這部宣言,一個版本、一個版本審議、投票,甚至一個字、一個字討論。
2014年那次運動從事前策劃發展成突發占領,一開始港大法律副教授戴耀廷提出要占領中環時,規劃了全民審議,並經過全民公投的過程,提出一個完整的行動計劃,決定什麼時候要占領,以及目的是什麼。無大台的運動,不斷地在這半年內跟中國政權搏鬥,在街頭抗爭、流血,這些事前都無法預期。這一部《抗爭者宣言》是來自香港的連登平台,類似台灣的PTT網路論壇。網路讓無大台的社運得以實現 問(劉維人、廖珮杏):香港的社會運動在14年到18年有什麼改變? 答(江旻諺):2014年的雨傘運動是香港人在歷史上第一次經歷全民占領行動,長達79天,規模遠遠超過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他們面對的敵人──北京政權,也比起我們在台灣遇到的處境更加嚴峻。這場運動非常突發,也沒有團體或組織可以宣稱是「領導」,再者,警察的打壓更別於2014年雨傘運動,變得更加殘酷、暴力。雖然現在來看,結果似乎不是很理想,但一切都還正在進行,尚未見到結局。
當送中條例開始被討論,香港人一開始沒有預期會有這麼大的抗爭行動,但後來在議會抗爭的場域裡慢慢發酵,出現熱度後,香港運動團體號召一次大遊行,結果竟然有一百萬人上街,這其實打破了香港人自己對於香港的想像。Photo Credit: 中央社 問:你剛剛講到的運動形成方式,很像《憤怒與希望》書裡提到的網絡社運的自我組織方式,即使沒有領導,各個節點的連結幾乎可以只靠網路運作。
近年香港社運的運作機制是怎樣?網絡在其中如何作用?以下為訪問參與香港社運的台灣人江旻諺的內容。問: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和之前其他運動的形成和機制是不同的嗎? 答:非常不一樣。
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社會運動的物質基礎,讓無大台、無領導中心的社會運動得以實現。這起行動,連帶宣言的「五大訴求」立刻成為媒體焦點,也迅速在網路上流傳
文:陳立樵 兩伊的革命之路 二十世紀的伊拉克與伊朗共同面對了許多外來壓力,也都因為這些壓力而引發革命事件。這是一種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反抗力量。往後蘇俄的勢力進入伊拉克,讓伊朗感到緊張,兩伊對阿拉伯河航道劃分的糾紛又再度浮現。這場戰爭集結了不同因素,像是鄂圖曼與伊朗的邊界問題,還包括二十世紀美國這名西亞「新警察」的企圖,例如對伊朗的關係變化、對波斯灣石油利益的關切,最後這些更構成了二○○三年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原因。
一九四一年,英俄都曾要求過巴勒維國王驅離伊朗境內的德國顧問,但巴勒維以伊朗是中立國為由拒絕接受。美國在西亞的「雙柱政策」(Twin Pillars Policy)就是以伊朗與沙烏地這兩個產油國為主角。
但在西方勢力仍較為強盛的情況下,抵抗西方就是破壞世界和平的罪魁禍首,怎麼做都是「政治不正確」。在一九三九年二戰爆發之前,義大利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與德國希特勒已對歐洲局勢造成莫大的影響。
英國的壓迫仍如影隨形,而二戰後美國勢力滲透西亞,兩伊都被迫與美國站在反共陣線。看似英國仍舊把持權勢,但兩伊並非軟弱無力,而是此時在西亞僅有英國這個強權可以交涉,若完全排除英國,反而失去對外發展的機會。
像是美國的經濟資助固然有助於伊朗的發展,會有不少支持美國的伊朗人,但也有反對勢力批判巴勒維國王的友美立場。一九八九年美國電影《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的劇情設定在二戰期間,主角與德軍在哈塔伊(Hatay,今日土耳其與敘利亞交界)爭奪聖杯(Holy Grail),便反映出這段德國勢力深入西亞的歷史背景。一九五五年成立中部公約組織,伊朗與伊拉克都是成員之一,總部就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那個自一戰以來的威爾遜「民族自決」理想,對西亞或其他受西方壓迫的國家來說,更是最可惡至極的一種詐騙話術。
美國總統卡特在一九七七年還稱伊朗為西亞的「穩定之島」(Island of Stability),畢竟相較於六○年代以降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戰爭,還有一九七三年起沙烏地用「石油武器」對付美國與西方世界,伊朗在美國眼裡是和善且穩定的西亞國家。兩伊在三○年代結盟,卻不代表他們有機會決定自身的命運。
這讓伊朗沒有與蘇俄靠攏的可能性。同時,伊朗繼一九○一年對英國簽署的石油利權後,於一九三三年與英國簽署新的石油協議,除了伊朗可收取較多利潤外,也限縮了英國開採石油的面積,但英國仍享有六十年的開採期。
戰爭結束後,駐紮在伊朗亞塞拜然的蘇俄軍隊不願撤軍,甚至支持當地人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欲脫離德黑蘭政府管轄,致使伊朗政府將這起糾紛告上聯合國。一九七九年伊朗爆發革命,雖然事件的本質並非是反美而起,但這股情緒卻在宗教人士何梅尼掌握政權後突顯出來。